郵票發行
2006年,清明節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為紀念這一傳統節日,弘揚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,中國郵政於2010年4月5日發行《清明節》特種郵票,全套3枚,圖案分別為“清明節·祭祖”“清明節·踏青”和“清明節·插柳”。這是中國郵政繼《春節》《端午節》《中秋節》和《重陽節》之後發行的第五套以中國傳統節日為題材的特種郵票。
票面解讀
《清明節》特種郵票由劉赦和康凱師生共同設計,採用傳統的中國畫工筆重彩來表現,形式古樸,色彩典雅,畫面生動。3枚郵票圖案人物活動均在野外:藍天、白雲、小草,以體現清明時小草青青、大氣潔淨的“潔齊清明”之說。郵票中的人物均為古裝人物,體現出傳統清明節的歷史久遠。
第一枚“祭祖”:祭祖掃墓是慎終追遠、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。這枚郵票圖案表現的是帝王祭祖的大型官祭場景,左側下角的墓坊以示皇陵。皇帝焚香祭祖,眾大臣簇擁,背景為青綠遠山,以點明“清明這樣一個清潤明朗的時節”。
第二枚“踏青”:清明是人們春遊的好時節,大人小孩在這一時節紛紛出去放風箏,有些人還把風箏線剪斷,憑風將風箏送往天涯海角,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這枚郵票圖案表現的是古代小孩子在清明時在郊外放風箏的情景。畫面中的孩子們露出的膀子和小腿,意在表現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清明氣候。
第三枚“插柳”:北魏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說:“取柳枝著戶上,百鬼不入家。”值此清明佳節柳條發芽之際,人們紛紛插柳、戴柳以辟邪。在北方則演變成清明節前後為植樹造林的季節,因而有“植樹造林,莫過清明”的民諺。這枚郵票圖案表現的是古時人們在清明節栽種柳樹的情景。